用愛心點亮鄉村孩子的夢想
在金安區淠東鄉中心學校教師劉玉國的辦公桌抽屜里,珍藏著學生張書婷的一幅幅畫作,或素描或水彩,描繪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為何會將這些畫作細心收起?這就要說起劉玉國的另一個身份——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理事長。張書婷就是該助學中心首批資助的學生之一。
有著28年教齡的劉玉國,是一名普通鄉村教師,也是淠東鄉唯一入選“安徽省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的老師。他有著過硬的教學經驗,將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伤植黄胀?,數年來堅持助學夢,在寒門學子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慷慨解囊,懷著對鄉村孩子的愛,奔走在公益路上。
一個遺憾,萌生一個念頭
在劉玉國將近30年的教學生涯中,擔任了26年的班主任。從青年到壯年,他深耕教育事業在鄉村,知道農村學子求學的苦與淚?!吧蟼€世紀90年代的農村,教育基礎薄弱,農村家庭條件有限,加之有的家長對教育不重視,種種因素下,有的孩子選擇輟學打工,看到這樣的情形,為孩子惋惜啊?!眲⒂駠f。在同事們的眼中,劉玉國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貧困孩子。那個年代,鄉村教師工資微薄,但他經常拿出部分工資貼補家境貧寒的學生。
“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當時有兩位學生成績很優秀,但家里太窮了,我時不時幫他們一把。他們也很爭氣,其中一位在1999年考上了六安一中,那時我月工資還不到300元,就每月盡可能地拿點錢出來,給這孩子當生活費,可惜后來自己能力有限,實在沒辦法了,資助沒能持續下去。過了一段時間,聽說孩子最終還是輟學了?!泵棵肯肫疬@件事,劉玉國心里就充滿遺憾和惋惜,為自己當時的能力有限、沒能幫助他們完成學業而遺憾,為原本成績優秀的鄉村孩子沒能繼續升學而惋惜。
從那時起,劉玉國心里就有了個念頭,盡最大努力讓孩子有學上,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志同道合,點燃助學之夢
2015年春節期間,劉玉國的學生們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看望他。席間,劉玉國提出助學農村孩子的想法,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兩天后,當時就職于安徽日報社的桂運安牽頭組織召開了籌備會,商議成立公益組織的事。2015年2月,由安徽日報社文化新聞中心、江蘇觀博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成立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2016年4月正式在安徽省民政廳注冊登記。
“我很早就有成立一個公益組織的想法,去幫扶農村家庭困難的學生,不讓他們因貧困而輟學。之所以取名‘向日葵’,是希望我們的公益組織能像向日葵一樣,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希望我們所做的這點滴舉動,能給孩子們帶去陽光般的溫暖?!焙啒愕脑捳Z飽含著劉玉國做公益的初心和情懷。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如同向日葵一樣,默默地給鄉村孩子們帶去陽光、愛心和希望。
助學服務中心成立的第一年,由該中心成員自掏腰包,從淠東鄉篩選了18名成績優異、家庭貧困的學生進行幫扶,給他們送去了助學金、書籍、生活用品等。隨著時間的推移,秉承著一顆純粹的心,點滴愛心匯聚大愛,“向日葵”也日益壯大。這一朵美麗的“向日葵”不僅在六安市金安、金寨、霍邱、葉集等多個縣區“綻放”,還“開放”在合肥市、宿松縣、旌德縣等地,越來越多農村孩子受到資助而得以繼續升學,考上重點高中、大學。
淠東鄉中心學校校長李子芳對劉玉國及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充滿敬佩和感激之情,“我與劉老師共事二十多年,他為人熱情,工作認真,愛崗敬業,對待學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樣,經常拿錢出來資助學生,現在又有這個向日葵公益組織幫助,讓我們學校的貧困學生有了前進的動力和信心。每年,我們學校大概有三四十名學生受到資助,2018年,‘向日葵’還聯系了一家企業,給學生宿舍安裝了空調,真的是太感激了?!?/p>
重塑自信,農村娃心懷感恩
5年來,“向日葵”募集善款超過200萬元,目前在大別山區長期資助貧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兒童超過200名。在確定資助的學生名單時,“向日葵”有著嚴格的篩選程序,工作人員會異地走訪,逐一核對學生和家庭信息,以確保每一份愛心都用得好、用到位。不僅在經濟上為品學兼優、遭遇困境的農村學生提供幫助,還更注重培育他們自信、自強的品質。
農村孩子的精神世界相對單調貧乏,一些孩子性格懦弱膽小,不自信。為此,“向日葵”通過流動書屋、心理輔導、點亮“微心愿”、研學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見識到祖國大好河山,感受到高等學府學術氛圍,從而開拓眼界、增長知識、重拾自信。
向日葵執委會主任桂運安告訴記者,有一年,“向日葵”組織學生去合肥開展研學之旅,活動結束后,平時一向不善言辭、性格內向的張書婷畫了一幅叫《夏夢》的畫以表達感謝。為了鼓勵張書婷,身為其班主任的劉玉國和桂運安商議,將她的這幅作品印在馬克杯和學習用具上,并聯系平臺進行愛心拍賣,最終拍得9萬元善款?!白鰤粢矝]想到我的作品會被印在馬克杯上,被那么多人喜歡?!睆垥谜f,劉玉國老師和“向日葵”深深影響了自己,讓自己開拓了眼界,也變得開朗了。學生程欣怡的父母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家里條件不好,這樣的生長環境讓她性格內向,見到老師都躲得遠遠的。后來“向日葵”資助了她,并邀請她參加幾次集體活動,“明顯感覺到孩子變了,現在看到老師都主動地打招呼,性格開朗了很多?!?/p>
如今,離開淠東鄉到市區求學的張書婷,依舊與劉玉國、桂運安等人保持聯系,并在閑暇時不忘自己的繪畫興趣。因為接受過幫助,張書婷告訴記者,希望將來也像劉老師一樣當一名教師,做公益,幫助更多的人?!坝袝r看到她,我還是不忘提醒她,積極向上、好好學習,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眲⒂駠f,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希望看到更多的農村孩子“飛”向更廣闊的天地,自己也要一直記得做公益的初心和情懷,把“愛心接力棒”傳下去。(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毛婧婧 邱楊/文圖)